多级消防泵凭借高扬程优势,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、大型厂房等消防供水场景,其日常维护直接决定应急时的供水可靠性。相较于单级消防泵,多级泵因多叶轮、分段式结构更需精细化维护,以下五大黄金法则需严格执行,保障设备随时处于战备状态。
一、每日“三查”:
外观与管路检查:查看泵体分段法兰、进出口管路接口有无渗漏(密封垫老化需立即更换),地脚螺栓是否紧固(防止运行振动加剧);确认进出口阀门(闸阀/蝶阀)处于“常开”备用状态(消防泵需24小时待命,阀门关闭会导致应急启动时压力骤升),阀杆润滑良好(每周涂抹一次黄油,避免卡滞)。
电气系统检查:控制柜电源指示灯亮、仪表显示正常(电压380V±5%,电流无异常波动);测试“手动/自动”切换功能,按下“点动”按钮,电机应无卡顿异响(确认叶轮无卡滞);检查急停按钮、过载保护装置是否灵敏,接地线路无松动(接地电阻≤4Ω)。
油位与密封检查:查看轴承箱油位(需在油标1/2-2/3处),油质需清澈无浑浊、无杂质(若油色发黑,需立即更换32#或46#抗磨液压油);机械密封处渗漏量需≤3滴/min,若渗漏超标,检查密封面是否磨损(轻微磨损可研磨修复,严重时需整体更换)。
二、每周“一润”:
多级消防泵的轴系、轴承为核心传动部件,需每周针对性润滑:
轴承润滑:采用“油浴润滑”的轴承箱,每月补充一次润滑油(补充量不超过油标上限),每3个月更换一次(更换前需排空旧油,用煤油清洗轴承箱内壁);采用“黄油润滑”的轴承,每周用黄油枪注入2-3枪锂基润滑脂(型号为2#或3#),避免过量导致轴承温度升高。
轴套与密封润滑:在机械密封静环与泵体结合处,每周涂抹少量食品级硅脂,减少摩擦损耗;对泵轴轴套,每两周用细纱布擦拭后涂抹防锈油,防止锈蚀导致密封失效。
三、每月“一清”:
多级泵因多段流道易堆积杂质,需每月深度清洁:
流道清洁:关闭进出口阀门,打开泵体顶部排气阀与底部排水阀,排空内部积水;拆卸中段法兰,用高压水枪(水压0.3MPa)冲洗各段流道,重点清理叶轮进出口、导叶流道内的泥沙、水垢(避免堵塞导致扬程下降);清洁后组装时,需在法兰面涂抹密封胶,确保分段密封严实。
滤网清洁:拆卸进口管路过滤器,清理滤网内的杂质(如石子、纤维),滤网孔径需符合要求(通常为1-2mm,过大易导致叶轮磨损),若滤网破损需立即更换,防止杂质进入泵体。
四、每季度“一测”:
每季度需进行一次空载与带载性能测试,确保参数符合设计要求:
空载测试:启动泵组,空载运行10分钟,观察电机电流(应≤额定电流的30%)、泵体振动(振幅≤0.08mm)、噪音(≤85dB),若振动超标,检查叶轮动平衡(可能因磨损失衡,需重新校准)。
带载测试:缓慢开启出口阀门,将压力调至额定值(如1.5-2.5MPa),运行30分钟,记录进出口压力、流量(偏差需≤±5%);测试“自动启动”功能(模拟消防信号),启动响应时间需≤30秒,确保应急时能快速投用。
五、每年“一检”:
每年需联合专业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修,并做好备件储备:
核心部件检修:拆解泵体,检查叶轮磨损情况(叶片厚度减少超10%需更换)、导叶流道光滑度(有划痕需打磨);检测轴承间隙(径向间隙>0.15mm需更换),电机绕组绝缘电阻(需≥0.5MΩ,低于则需烘干或维修)。
备件储备:按“易损件清单”储备机械密封、轴承、密封垫、熔断器等备件(储备量为设备数量的1.5倍),备件需与泵体型号匹配(如多级泵叶轮需对应具体级数与口径),避免应急时因备件不符延误维修。
遵循以上黄金法则,可使多级消防泵的故障发生率降低60%以上,使用寿命延长至8-10年。日常维护需做好记录(填写《多级消防泵维护台账》),明确维护日期、内容、发现问题及处理结果,确保维护工作可追溯、无遗漏,为消防应急供水筑牢安全防线。